去年以來,泉秀街道聯合豐澤公安分局泉秀派出所立足轄區老舊小區多、治安形勢復雜等實際情況,多策并施織密社區平安網,用“微治理”托起“大平安”,讓老舊小區煥發新活力,交出了一份新時代基層治理“楓橋經驗”新答卷。 三級聯動,筑牢平安防線 “前幾天檢查的時候,發現你家商鋪的消防通道上堆放了雜物,而且沒有配備滅火器,今天我們再來看看。”2月6日,泉秀街道工作人員及社區民警在華豐社區內對商鋪開展安全檢查,逐戶排查整治安全隱患,看到商鋪的安全隱患已整改到位,便為商鋪張貼上信息公示牌。“以前小區電動車亂停亂放,垃圾到處堆放,衛生環境差。現在治安小分隊24小時巡查,樓道干凈衛生又安全!”談起居住小區的變化,華豐社區居民張大爺滿臉笑容。 此前,這個建于上世紀90年代的老舊小區因物業缺失,沒人管理,一度成為“環境洼地”,治安形勢復雜。泉秀派出所創新構建“派出所—社區警務室—網格”三級聯動體系,深入推進物業管理“四升一降”專項行動,組織派出所領導、警長、社區民警下沉社區網格,聯合街道、社區干部、物業保安,以及“一帶百”社區警務團隊,組建“警保聯勤分隊”,24小時動態巡邏、快速響應。通過“一小區一方案”精準治理,老舊小區從“無人管”變“齊心管”,轄區物業小區服務管理水平顯著提升,居民滿意率提升至99.6%。 精準施策,提升防范水平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電信網絡詐騙多發,影響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率,如何有效防范,是基層治理的“大課題”。為此,泉秀街道聯合泉秀派出所打出“科技+腳板”組合拳,依托“海絲守護者”招募200余名青年志愿者,組建反詐宣傳隊,通過“線上宣傳+集中宣講+入戶講解+案例警示”,開展精準宣傳,將防騙知識送進千家萬戶。“要不是街道工作人員和警官上門宣傳,我差點就被‘領導’騙走5萬元!”新秀社區個體戶黃女士回憶起最近碰到的一起詐騙案,仍心有余悸,并對街道工作人員和民警送來的“反詐寶典”表示感謝。原來,去年11月,詐騙分子冒充街道領導要求黃女士轉賬,黃女士正準備匯款時,突然想起工作人員入戶講解的詐騙案例,心生警惕,聯系了警務室核實,民警揭穿了詐騙分子的真實面目。“錢包安全了,心里更踏實!感謝民警的宣傳!”差點上當受騙的黃女士事后感嘆道。 多元共治,化解矛盾糾紛 “非常感謝!這階段真是辛苦你們了。街道、派出所工作人員說的話很中肯,我很服氣,以后這件事就翻篇了。”2月18日,在泉秀派出所調解室內,燈星社區居民張某和李某笑著握手言和。此前,張某因家里裝修的噪音、建筑垃圾和鄰居鬧矛盾,一度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街道、派出所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后,聯系社區網格員、社區書記、律師等人員,反復去做兩人的思想工作,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最終兩人解開心結,到派出所進行和解。 “紅馬甲”先鋒隊走街串巷、“三調聯動”化解矛盾糾紛……讓社區矛盾糾紛在“嘮家常”中輕松化解。社區保安經專業培訓化身“平安哨兵”,青年志愿者成為“反詐達人”,居民從“旁觀者”變“參與者”,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安生態圈悄然成型。“現在小區鄰里和睦,住得更舒心!”居民李大哥笑著說。 科技賦能,織密防護網絡 “央街警保聯勤聯動分隊,我們酒店停車場發現有人‘拉車門’盜竊。”1月2日凌晨1時許,泉秀派出所央街警保聯勤聯動分隊接到文華酒店保安陳某通過“和”對講發出的報警。原來當天晚上,陳某在正常巡查時,發現2名男子形跡可疑,疑似盜竊,立即上前核查,并通過“和”對講請求支援,警保聯勤聯動分隊快速出擊,當場抓獲兩名嫌疑男子。 智慧警務為平安加碼。泉秀派出所依托智慧安防小區建設,推進“一標三實”建設工作,借助科技手段,讓各類安全隱患無所遁形。保安隊伍配備“和”對講等裝備,實現巡邏路線實時查詢、突發警情一鍵報警,老舊小區變身“智慧安防新樣板”。“科技讓安全看得見、摸得著!”說起智慧安防建設,泉秀花園物業經理陳先生有感而發,該小區安裝了識別門禁、智慧車擋等設施,有力維護了小區的治安環境。 從“治安洼地”到“平安高地”,泉秀街道用“微治理”托起群眾“大幸福”。在這里,有工作人員的腳步丈量民情,有科技的力量守護平安,有志愿者的熱情溫暖人心。76歲的獨居老人吳奶奶家新裝上“愛心呼叫器”、放學路上學生腕間閃亮的“防走失定位手環”、夜市攤主們自發成立的“平安互助隊”……點滴細節匯聚成基層治理新圖景。(泉秀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