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街道認真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立足轄區實際,創新構建責任傳導、隱患攻堅、智慧管理、宣教浸潤、機制固本“5維閉環”工作體系,以系統思維推進安全生產治理能力提升。今年來,累計開展專項整治18項,整改隱患520余條,安全生產委托執法38起,轄區事故隱患整改率、企業標準化創建率分別同比提升23%、17%,為高質量發展筑牢安全屏障。 黨建領航:壓實責任鏈,構建三級聯動責任體系 黨委統籌定盤星。街道黨工委將安全生產納入工作重點,召開黨工委(擴大)會專題研究8次,制定《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建立“街道-部門-社區”三級責任清單,將52項具體任務分解至15個職能部門、10個社區,形成“周調度、月通報、季考核”機制。街道主要領導牽頭成立“安全攻堅專班”,帶隊開展“三合一”場所、燃氣安全等專項督查27次,推動解決群租房消防設施缺失等重難點問題43個。 網格管理全覆蓋。推行“街道領導包社區、社區干部包片區、網格員包企業”三級網格管理機制,劃分45個微網格,配備社區安全員22名、兼職網格員135名。開發“網格安全通”小程序,實現隱患上報、處置、反饋全流程線上流轉,累計通過小程序處置電動車違規充電、消防通道堵塞等問題287條,處置時效提升50%。 靶向攻堅:消除風險點,打造全領域隱患清零工程 重點領域攻堅突破。開展“危化品安全整治年”行動,聯合區應急局對轄區8家危化品使用企業實施“一企一策”整改,淘汰落后設備2臺(套),完善危化品儲存場所監控系統2處。針對建筑保溫材料隱患,排查建筑項目1個,拆除違規易燃材料搭建構筑物1處。在“五一”等重要節點開展“節前安全體檢”,檢查工商貿企業、民宿等75家,整改隱患71條,實現“檢查一家、規范一家”。 消防隱患清零行動。推進消防“5+3”必查專項整治,建立“九小場所”消防檔案356份,督促整改滅火器過期、應急照明損壞等問題234條。整治“三合一”場所11處,采取“疏堵結合”方式,引導商戶規范設置住宿區防火分隔設施,新增獨立式煙感報警器80個。在老舊小區開展“生命通道”專項治理,清理違規停放車輛120余輛,施劃消防通道標線32處,確保應急通道暢通。 科技賦能:智慧防風險,構建數字監管新范式 標準化平臺提質效。引入安全生產標準化智慧管理平臺,推動30家企業上線運行,實現隱患自查自糾、培訓考核、應急管理等功能數字化。平臺運行以來,企業隱患自查率提升至92%,街道通過平臺遠程督導企業整改超期隱患27條,組織線上培訓5場,覆蓋企業員工1500余人次。開發“企業安全信用碼”系統,根據隱患整改、執法處罰等情況實施“綠黃紅”三色管理,對5家“黃碼”企業開展“一對一”幫扶指導。 數字網格促協同。升級“智慧安監”平臺,整合市場監管、消防、派出所等部門數據,建立企業基礎信息、隱患排查、執法處罰等數據庫。網格員通過移動終端實時上傳檢查記錄,平臺自動生成隱患分布熱力圖,為精準監管提供數據支撐。今年來,依托平臺數據開展“靶向執法”,對隱患高發的倉儲物流、民宿等行業開展專項檢查46家次,整改問題112條。 宣教浸潤:培育安全觀,構建全民參與生態鏈 精準宣教強意識。開展“安全宣傳五進”活動,針對企業負責人舉辦安全生產標準化、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等專題培訓3場,參訓300余人次。面向社區居民開展“用火用電安全進家庭”活動4場,發放宣傳手冊2000余份。在花博園、西湖公園設置安全科普長廊2處,通過案例展板、VR體驗等形式普及應急知識,惠及群眾5000余人次。 警示教育敲警鐘。組織企業員工、社區網格員觀看昆明“4?12”火災、三明“3?31”事故等警示教育片5場,覆蓋700余人次。在街道政務大廳設置“安全警示角”,滾動播放事故案例視頻,對被處罰企業負責人實行“警示教育必學”制度,今年來26家企業負責人接受現場教育。開展“安全隱患隨手拍”活動,鼓勵群眾通過微信公眾號舉報隱患,查實后給予獎勵,形成全民監督格局。 機制固本:長效防反彈,構建治本攻堅新格局 標準引領強基礎。深入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提升專項行動,制定《企業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實施細則》,推動45家企業建立“一崗一清單”考核機制,將安全績效與薪酬、晉升掛鉤。培育“標準化示范單位”,召開現場觀摩會,推廣管理、雙重預防機制等先進經驗,帶動行業安全管理水平整體提升。 執法服務雙驅動。建立“首違不罰+信用修復”機制,對首次發現的輕微隱患下達《整改通知書》,指導企業制定整改方案。對屢改屢犯的違法行為嚴格執法,今年來開展安全生產委托執法38起,處罰金額7.2萬元,形成“執法有力度、服務有溫度”的監管模式。聯合區應急局開展“執法+專家”幫扶行動,邀請安全專家為12家隱患較多的企業“把脈問診”,提出整改建議47條。 下一步,清源街道將持續深化“5維閉環”工作體系,以“零事故”為目標推動安全生產治理模式轉型,全力為高質量發展打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清源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