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液化石油气钢瓶
? ? ? ??展品 1 号:5kg 角阀二道焊缝钢瓶。
? ? ? ??展品 2 号:15kg 角阀二道焊缝钢瓶。
? ? ? ??展品 3 号:15kg 角阀二道焊缝钢瓶。
? ? ? ??20 世纪 60 年代,青岛市区工业和民用燃料主要是煤炭。由于胶济铁路单线运煤难以保障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需要,1966 年,青岛市开始论证民用液化气工作。1967 年,市建设局主持起草了《关于向石油工业部申请液化石油气的报告》,上报中国石油工业部。
? ? ? ??1972 年 8 月 24 日,青岛市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印发《关于成立青岛市液化煤气站的通知》(青革生指〔72〕116 号),宣告青岛市液化煤气站成立,吹响了岛城燃料结构大变革的号角。
? ? ? ??1972 年 9 月 25 日,青岛市液化煤气站开始组建,同年 10 月,该站在开平路 1 号(原青岛卫校)对外营业,液化石油气开始进入市民家中。标志着青岛燃气的发展正式拉开帷幕。
? ? ? ??民用和商业液化气供应销售一直采用瓶装供应方式。瓶装供应始自 1968 年,采用 10kg 玻璃钢瓶供应。1978 年全部更新为三道焊缝钢瓶,为 10 千克、15 千克、50 千克 3 种规格。1980 年,逐步淘汰三道焊缝钢瓶,更新为二道焊缝钢瓶,主要有 5kg、10kg、15kg、50kg 四种。至 2003 年底全部采用 15kg、50kg 二道焊缝钢瓶供应。
? ? ? ??2012 年 9 月 17 日起,根据国家要求实施钢瓶置换,新钢瓶选用 YSP35.5 型左螺纹专用钢瓶和智能角阀,配置陶瓷数字标签,实现了 “一户一瓶一号” 管理,累计置换 5 万余只 “泰能液化气专用瓶” 钢瓶。
? ? ? ??1973 - 1989 年,先后建成四方灌装场、楼山后液化石油气总储配站、大山灌装场,液化石油气储存能力达到 1500 吨 / 次,设计灌装能力达 560 瓶 / 小时(每瓶 15kg)。
? ? ? ??2017 年 12 月 1 日起,全面停止液化石油气经营业务,并采取妥善措施安置员工,安排转移、延续既有用户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