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省特奧會摘得一金一銀,豐澤區社會福利中心少年方小武—— 榮耀的背后是自強不息 摘金奪銀,方小武很開心。(莊麗祥 攝) “小武哥哥好樣的,我們要向你學習。”25日上午,在豐澤區社會福利中心教室里,坐在方小武旁邊的11名小朋友大聲地說。他們要學習的是什么?是方小武不屈不撓的精神。 12月20日,第一次參加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方小武,帶傷堅持參加福建省第六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50米短跑、立定跳遠(12—15歲組)和壘球3個比賽項目,并摘得一金一銀。這對于二級智力殘障、出生時重度營養不良的方小武來說,實屬不易。這一次比賽,他收獲的不僅是榮譽,更展示了他的毅力和自強不息。 接受記者采訪時,方小武略微緊張,雙手拽著衣角,問他獲獎開不開心時,他特別響亮地回答“很開心”,并露出了燦爛的笑容,還低頭咬了下獎牌。 “他呀,是不幸的,卻也是幸運的。”北峰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掛點豐澤區社會福利中心的醫生馬渭明說,小武于2004年出生,剛出生就被父母遺棄,經醫生診斷為缺血缺氧綜合癥,被鑒定為二級殘障,是一名孤殘兒童,“他四五歲時,我開始為他看病,發現他還患有尿道下裂,10多年間做過三次手術,還曾送到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會診,現已逐漸康復。”馬渭明說,小武同時也是幸運的,盡管不曾享有父母之愛,卻得到福利中心給予的呵護和關愛,“這一次,他克服了賽前發燒的難關,勇敢拼搏、堅忍不拔,為自己贏得榮譽。我真的為他感到驕傲。” 比賽前兩天,為了給小武鼓勁,豐澤區社會福利中心主任陳立新帶小武去吃肯德基。小武很開心,跟陳立新約定“拿了金牌還要來”。陳立新告訴記者,小武是福利中心最大的孩子,也跟他最親,有一次小武的拖鞋壞了,站到他面前把腳一抬說:“主任,鞋,壞了。”第二天就換上新拖鞋了,“不止我,大家待他像家人一樣,看,他腳上穿的這雙運動鞋,是福利中心工作人員黃河買的,價格300多元。” 2014年,小武到泉州開智學校上小學,學習上進,獲得過“三好學生”,在體育活動及校運會上表現出了運動方面的特長,也參加過短期集中訓練。該校黨支部書記梁建設說,此次比賽小武被寄予厚望,本有希望摘得三金,不料比賽前一天發燒了,比賽時還在50米短跑中摔倒,造成手臂受傷,但他仍爬起來堅持跑完。之后的立定跳遠和壘球賽,他忍著痛堅持參加完比賽。 梁建設說,此次比賽,泉州開智學校共拿到20塊金牌,其中1塊來自方小武,而他也是唯一一個從小在社會福利中心長大的孩子。 □本報記者 吳麗嬌 通訊員 杜天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