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馬可·波羅》主演現場演唱歌劇片段 東南網記者 謝玉妹 攝 泉州大劇院與泉州師范學院簽訂合作協議 東南網記者 謝玉妹 攝 東南網6月18日訊(本網記者 謝玉妹)記者從今日舉行的泉州大劇院開幕演出季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四朵花瓣”之一的泉州大劇院即將于6月30日率先“綻放”啟幕,屆時,泉州將上演首場歌劇《馬可·波羅》。今日,300多位泉州市民受邀到泉州大劇院,成為第一批觀眾,率先一睹泉州大劇院的真容。 發布會后,開幕歌劇《馬可·波羅》正式開票。據悉,歷史上的馬可·波羅作為東西方文化與貿易交流的使者曾經到過泉州,如今馬可·波羅以歌劇的形式回到泉州,再一次作為文化交流、中意兩國友誼的締結者,見證州大劇院的啟幕。 據泉州大劇院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羅艷介紹,從6月30日至7月30日,泉州大劇院的開幕演出季設有“遇見大師”“時尚先鋒”“大美中華”“戀上音樂劇”四大演出板塊,涵蓋歌劇、話劇、古典音樂會、芭蕾、音樂劇等。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持續上演來自國內外的11臺19場精彩演出,包括中國東方歌舞團大型歌舞晚會《美在東方》、著名鋼琴家李云迪鋼琴獨奏音樂會、百老匯原版音樂劇《綠野仙蹤》等國內外舞臺藝術精品項目。 “泉州大劇院的開幕運營對完善城市功能、落實文化惠民、壯大文旅產業發展、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以及拓展對外交流都有著重要的意義。”中共泉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唐春曉如是說。 據悉,泉州大劇院是目前閩南地區規模最大、設施最先進、功能最完善的專業劇院。劇院以“海絲樂章”為設計主題,建筑外立面設計采用雙層表皮結構,內層為玻璃幕墻,外層為金屬穿孔鋁板表皮,水平方向的波浪形曲線設計;室內設計延續外立面元素,抽取海洋元素疊浪與海面波光等為設計意向,水平向的穿孔鋁板像絲綢一般輕盈通透,表達出舞蹈的節奏與音樂的韻律,也體現出泉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的文化特點。大劇院擁有一個1442座的歌劇廳和一個492座的音樂廳,均配備了達到國際先進標準、并廣泛應用的設施設備。 發布會當天,泉州大劇院還與泉州師范學院簽訂了合作協議,建立“藝術·教育實踐基地”,劇院將與泉州本地高校在藝術實踐、藝術成果展示、藝術交流等方面展開合作,聯合舉辦藝術講座及藝術活動,促進泉州藝術人才的培養,提升城市的文化氛圍。 劇院內部 泉州大劇院供圖 劇院外觀 泉州大劇院供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