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聲巨響,位于泉州師院校內的石壁宮轟然倒地,16年來“校宮共存”的現象徹底解決,泉州師院二期征遷掃尾工作全面完成。 作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梳理排查的熱難點問題,東海街道黨工委聯合泉州師院,上下聯動,合力攻堅,以實際行動踐行使命擔當,助力泉州教育事業發展。 泉州師范學院二期建設用地征遷工作于2003年啟動,東梅社區石壁自然村400多名村民需整體搬遷安置。截止2018年,仍遺留4宗祖厝、1座宮廟、榕樹、道路、大井等未完成征收補償,13宗已補償民房未拆除。原村民的民俗活動仍在校內進行,影響了泉州師院內部管理,也影響了泉州師院校史館、音樂館等三幢大樓的建設。 去年以來,東海街道在掛鉤區領導的領導下,持續開展項目攻堅,為解決泉州師院二期征遷掃尾遺留問題主動擔當,先后完成了祖厝、榕樹、道路、大井等系列遺留問題的征收補償。 由于石壁宮的搬遷涉及村民多且宗親意見不完全統一,致使其成為“燙手”問題。今年,街道、社區結合主題教育活動,動員一切力量推動石壁宮的搬遷。街道黨工委書記共召開社區兩委會、石壁居民代表會6場次,走訪社區老人代表、居民代表及四大宗族威望人士20多人次,溝通協調推進征遷掃尾工作。掛鉤社區的街道領導先后召開40多場次的小組代表會議、戶代表會議,街道、社區干部分成四大組不分晝夜地包戶做工作。 終于,街道和社區兩級黨組織的信心和決心、黨員干部的誠懇和耐心得到了石壁村民的認可,村民自愿組織落實擇日等搬遷事宜,歷時16年的泉州師院二期征遷項目終于在2019年10月29日劃上圓滿句號。(東海街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