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豐澤區就把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作為“守初心、擔使命”的支點,圍繞“找差距、抓落實、解難題、化積案” 專項行動,聚焦百姓關心的、集中反映的鬧心事煩心事,充分發揮黨組織攻堅堡壘作用,按照“三個一律”要求(即一律走下去不請上來、一律找問題不提成績、一律講對策不提困難),堅持一線辦公、堅持問題導向,堅持實事求是,深入具體接地氣,推動一個又一個歷史遺留問題的解決,用群眾獲得感檢驗主題教育的成效。 城市“斷頭路”通了 “以前我們出入都要繞行格聯通街,不僅路要走更遠,而且經常堵車,真是煩心。現在這條臨時大道通了,大家出行便利許多。”日前,東海街道東濱大道臨時道路B標段正式完工通車。寬敞的路面上車輛來往有序,交通擁堵的狀況得到全面解決,這讓在東海跨境電商園里工作的李先生倍感舒心。 據了解,東海片區緯五路寶德集團至經十四路(現命名為東梅路)只通行至維林森附近,而維林森至東梅路段則成為斷頭路。幾年來,不僅周邊企業、群眾出入需繞遠,原來的小道也由于破損嚴重、未建設雨污管道等問題,出現逢雨必澇的現象,讓周邊的企業和群眾十分煩心。 東濱大道臨時道路B標段的建成,不僅改善了群眾出行環境,也解決了困擾周邊區域多年的內澇問題,惠及群眾5000多人。 根據豐澤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要求,東海街道黨工委奔著問題,開門搞教育,梳理了一批群眾反映強烈和在主題教育中能夠解決的問題。其中優化道路交通網絡,提高通行能力成為群眾最盼解決的重點問題。該街道除建設東濱大道臨時道路,還著重解決東海大街與東濱路交叉路口交通安全隱患等問題,動員各界力量,拆除“中梗阻”,人車實現分流。如今,東海大街中間綠化帶優化了交通設施,設立了燈控并改建專用掉頭區,道路交通管理更加到位,居民的通行更加安全有序。 “城中村”安全隱患消除了 在豐澤區,東湖街道鳳山社區圣茂片區是有名的“城中村”,轄區的自建房多、“握手樓”多、出租戶也多,帶來了諸多消防安全隱患。“太可怕了,那天的火太大了,消防車進不來,好幾個人都受了傷。”劉大媽至今仍然對兩年前的那場由電動車充電引發的大火心有余悸。 消防整改勢在必行,可涉及龐大費用和房屋改造卻讓整改一拖再拖。主題教育啟動后,豐澤區要求各級各部門要做實問題整改。針對“城中村”問題,東湖街道開展主題教育調研,“主題教育要求我們再難,事關群眾也要想辦法解決。”最終,街道黨工委拿出了 “區財、街道、社區、居民各出資四分之一”的經費投入方案,取得大部分居民理解支持。結合專業評估報告,社區推出了消防安全管理“5+2”模式,并按照“6個1”標準配置消防管理網絡。截至目前,圣茂片區“城中村”區域的全部253棟建筑已按照既定配置方案施工到位,使消防隱患治理從“末端管理”向“前端排查”延伸,讓身處圣茂片區的居民更安心了。 專項整治完成率超九成 第二批主題教育啟動以來,豐澤區就把抓好專項整治作為主題教育取得實效的重要舉措,推動專項整治各項工作落細落實。該區還設立專項整治工作組,針對中央8個方面突出問題和省市8個方面難題積案,制定《豐澤區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制定可操作性強的8個子項整治方案,強化分類指導,狠抓工作落實。成立“化積案”工作專班,依托區委改革辦專責推進8個方面難題積案。 針對歷史遺留的難題、積案,該區堅持動真碰硬,推進落實,以整改的成效和群眾的獲得感檢驗專項整治效果。區委班子率先垂范,主要領導帶頭落實領導包案制度,對整改問題逐一列出整改清單、對賬銷號。目前全區查擺的126個問題已整改45個,已階段性整改72個,整改完成率92.86%。與此同時,各級黨組織結合區委“強基促穩”工作,第一時間梳理112項群眾關心關切的教育、醫療、住房等民生問題,作為專項整治重點內容,由分管區領導督辦,滾動銷號推進,務必使每一項整改成果都得到反映人的認可和滿意。(鄭玲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