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充電棚項目 智能充電安全有序 居民出行有了保障 泉州“禁摩”后 ,電動車成了居民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但近兩年來,有關電動車充電引發火災事故的新聞常常見諸報端、網絡。電動車充電及停放所帶來的小區環境及安全問題,越來越引發關注。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小區電動車充電棚的建設成為小區提升改造的重要內容。 城東街道東星社區毓才花苑的電動車充電棚改造是一個優秀的案例,該項目已投入使用。 該小區人口密集,電動車近2000輛,長期存在亂停亂放現象,樓梯間、過道旁、綠化帶到處停滿電動車。更為嚴重的是,有居民將電動車牽到樓上充電,存在極大安全隱患。也有居民從自家經外墻拉電線到樓下充電,不但不安全,還影響了小區環境。 為解決充電及亂停亂放問題,在東星社區的指導下,小區建設電動車充電棚6處,共2570平方米,可停放電動車1680輛;建成充電樁710個,可同時容納1420輛電動車充電。新建的充電樁,居民可通過刷卡進行智能充電。 在豐澤街道前坂新村東區商貿城,部分居民將儲藏間出租,導致電動車無地方停放及充電,社區在前坂新村東區15幢東側設立50平方米的電動車智能充電樁。截至10月,已完成地面平整及車棚主體建設,結合小區改造工作,預計年底前能通上電。 電動車充電看似小事,但事關居民出行和小區環境、安全問題,也是大事。解決了它,居民滿意在心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