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泉州遭遇“倒春寒”。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生活節奏,在這個不見硝煙的戰場上,沖鋒在前的,有無數的志愿者,他們不分年齡、不分職業,投身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最前沿,默默守護著轄區居民群眾的健康之門。在東湖街道抗疫一線,就有這么一群人。 東湖社區 疫情發生后,東湖社區居民黃建生主動向社區報名參加疫情防控,每次社區組織區域核酸檢測時,都有他的身影:主動幫忙維持秩序,走街串巷通知居民參加核酸檢測,參與封控點巡查和入戶分發抗疫物資,替居民買藥,在卡點執勤等。 家住東湖社區的解放軍第910醫院檢驗科退休老黨員、熱心房東曾麗燕,其所在的湖斗自然村升級為封控區后,為解決租客的燃眉之急,3月31日至4月11日連續12天,為14名租客提供免費晚餐。為了讓租客更加有胃口,她還親自制定食譜,確保每天都不重樣。據了解,3月18日看到豐澤區告全體黨員倡議書后,曾麗燕當天中午就到社區報名參加志愿服務隊伍,在24天里先后參與了核酸采樣點秩序維護、卡口執勤、幫居民群眾買藥送菜、清街掃樓補網行動。 仁風社區 疫情發生后,仁風社區居民曾育軍積極投身到社區核酸檢測采樣點的信息錄入、入戶分發抗原檢測試劑、為需要生活物資的外來人員分發生活必需品等工作。為此,她經常從早上忙碌到深夜,都沒有一絲怨言。在居民微信群,她耐心回答居民的提問,幫助他們排憂解難,只愿能早日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 疫情期間,仁風社區外來務工人員張志勇一直積極參與社區核酸檢測采樣點的信息錄入,經常從早上忙碌到深夜,除了吃飯都沒有停下休息。他日常還入戶為社區居民分發抗原試劑,為需要生活物資的外來人員分發生活必需品,為早日戰勝疫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鳳山社區 鳳山社區東岳小區居民魏家興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工作,3月13日加入光明城核酸檢測采樣點隊伍后,他早出晚歸,在維持檢測人員隊伍秩序、現場宣傳、帳篷修護和加固等工作上,無懼風險,不辭辛勞。他還把自家的商務車用來接送醫生、運送醫療物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 光明城核酸檢測采樣點所在地風大,導致臨時搭建的10多個帳篷多次被大風刮倒、篷布刮破等情況。鳳山社區志愿者蔡偉民看到后,立即回家拿工具、買配件,對小廣場的全部帳篷進行加固,和他愛人一起用針線把被大風刮破的篷布進行縫合,在確保區域核酸檢測工作順利進行的同時也為社區節省大量資金。 銘湖社區 黃其達是一名80后的服裝零售和電梯服務企業的負責人,此次疫情雖然對他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響,但作為泉州的一份子,他毅然報名加入了銘湖社區抗疫志愿者隊伍,成為了夜幕下社區封控點的一抹藍光——封控區值班人員,為社區居民能在夜晚睡的踏實安穩保駕護航。除了值班,他還幫忙分發抗原試劑、物資等,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感染著身邊的朋友、同事、伙伴,吸引他們紛紛加入抗疫志愿者行列。 疫情發生后,來自榮譽集團的林志杰第一時間向社區報名參加志愿服務。在核酸檢測采樣點,林志杰每天凌晨5點就起來并趕到點位,參與測溫、驗碼、引導,經常來不及吃飯。后來他又參與卡口值班和采樣臺信息錄入,即使在穿著防護服錄入信息的時候,他都不忘提醒大家保持“ 一米線”、不隨地吐痰。每次區域核酸檢測,他總是最早一個到,最晚一個走,從不缺席。除了采樣沒干過,核酸采樣點的各類志愿服務他都干過。 少林社區 她叫楊炎群,雖不是黨員,卻懷著為民服務的信念宗旨,不僅要照顧家里兩個稚嫩的小孩,更是擔起居民代表的職責使命。面對突襲的疫情,她義無反顧、不計報酬、主動請纓,擔起東湖新村27號樓樓棟長的職責。辦公室里,你能看到她做流調的身影;東湖新村門口,你能看到她戴著口罩,身著藍色隔離服,手拿體溫槍的忙碌身影;樓棟居民的物資送到門口的時候,她交接好手中的工作,毫不猶豫地提起居民的物資逐戶送到他們手中。雖然工作很辛苦,但是看到大家的笑容,她覺得流的汗都是甜的。 來自四川的張平響應號召、主動請纓、不計報酬,積極加入小區消殺工作中。他每日穿著不透氣的防護服,背著重重的消毒水,戴著口罩,手拿噴霧器管仔細噴灑著,穿梭于社區的每一個角落,進行拉網式全域消毒。從晨光熹微到暮色重重,小區空氣里都彌漫著消殺的氣味,總有他忙碌的身影。 松林社區 洪碧暉是育才松林幼兒園園長,疫情發生以來,她主動向社區申請參加志愿服務,勇敢地沖在前面。每天早上5點,她就早早趕到崗位,嚴格排查勸返外來車輛及行人,詳細詢問來訪人員情況并登記相關信息,協助社區和物業人員完成小區環境消殺、出入證發放、快遞暫存、周邊巡邏等工作,還利用自己掌握的防疫知識為居民講解如何防控疫情,助力各項疫情防控措施落實落細。 疫情發生后,仁風新村小區保安洪金火主動申請參加志愿服務,義無反顧地投入到群眾秩序維護、人員信息登記、環境消毒等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中。在服務崗位上,他認真測量每一位來核酸檢測人員的體溫,查看他們的健康碼和行程碼,指導大家有序排隊,遇到不會掃碼登記的大爺、大娘,他總是手把手協助他們進行登記,得到了群眾的贊揚。 東鳳社區 “書記,你就放心在前線防疫,大伙兒的一日三餐由我負責,保證做好后方支援!”為解決志愿者的用餐,東鳳社區個體工商戶林國富招呼其他志愿者報名參加幫廚,每天備好150多份飯菜,并送到各個卡點及核酸檢測點。除了做好后方廚房的支援工作,他顧不上休息,還利用中午或者晚上的時間到轄區卡點值崗,加強疫情防控宣傳、測溫、驗碼,風雨無阻。 東鳳社區莊遠勇、孫薇莉夫妻在此次疫情防控志愿活動中成為最美夫妻崗,他們發揚不畏艱險、無私奉獻的精神,堅定站在社區疫情防控第一線。3月13日接到社區招募疫情防控志愿者倡議后,夫妻倆二話不說,馬上報名,匆匆交待了正在讀高三的女兒幾句后,就馬上奮戰到疫線戰斗中。30多個日夜里,他們手持體溫槍、小喇叭駐守在社區出入卡口,精心做好出入口管控、人員排查、信息登記、測溫驗碼、宣傳教育等各項工作,確保把防控工作落實落細。他們經常忙到天亮了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中休息幾個小時,第二天白天又投入到新一輪的戰斗中。 圣湖社區 “我參加。”在圣湖社區核酸檢測采樣點招募志愿者時,這鏗鏘有力的三個字便像紅色烙印一般,追隨著丁富載。起初他負責在入口處給居民測量體溫、查驗健康碼、耐心引導居民等候,每天連續奮戰16個小時。圣湖社區作為“無疫社區”后,圣湖路豐澤豪園卡口是社區唯一的出入口。當得知社區卡口夜班需要志愿者時,丁富載主動請纓。值班第一天晚上,風雨交加,卡口剛好處于風口處,大風掀翻了帳篷,丁富載站在雨中,堅持做好現場秩序維護、查驗“兩碼”、測溫、人員分流、登記,一直忙到了凌晨。 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身為婦科主治醫生的楊鴻云主動聯系豐澤區疾控中心,她說:“我是一名石獅的醫生,因為區域管控無法返回石獅和同仁們參與疫情戰斗,我申請到豐澤區疫情最嚴重的地方去采集核酸。”據了解,楊鴻云家中有個需要上網課的初中娃,而她的愛人林紫西是名外科醫生,一直在石獅防疫一線忙碌著都沒法回家,社區便把她派到離家近的圣湖社區管控區。在參加抗疫志愿服務的過程中,楊鴻云經常凌晨4點多迎著露水,義無反顧地穿上“大白”投入區域核酸檢測中,每一場戰斗都要持續近10小時,天氣悶熱,防護服密不透風,經常汗水浸濕了頭發和衣服,可抬頭看到居民等待的神情,她沒有一絲抱怨,眼里閃著堅定,只為早一點幫助居民采集好核酸,讓更多人平安回家、放心居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