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過玻璃窗灑進辦公室,一大早,福建泉州市豐澤區委組織部人才股負責人快步走向同事說:“快看,這批新入選的名單里面,有256名我們的高層次人才,咱們離目標又更進了一步!” 2024年,豐澤區錨定21世紀“海絲名城”核心區建設目標,圍繞打造現代都市產業體系,深耕市委人才“港灣計劃”,持續深化實施“高層次人才倍增”行動,交出一份亮眼答卷:全年新增高層次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高校畢業生等各類人才2.03萬人,其中市級高層次人才增量創歷年新高,人才發展指數連續四年保持全市第一方陣。 激活倍增引擎 從被動受理到主動護航 “這是我們新編的產業人才服務手冊,請您協助推廣,鼓勵符合條件員工申報?!比涨?,豐澤區委組織部工作人員走進泉州大宇三維打印科技公司,將人才證書和服務手冊交到新獲評市級高層次人才莊云婷的手里,詳解政策項目。莊云婷感慨:“過去申報人才需多部門輾轉,如今政策上門、系統直辦,服務暖心又高效。”近年來,為破解傳統引才結構、質量不優困局,豐澤區探索以政策直通車、服務零時差等模式,全面摸底、服務區內人才及企業需求。 充分激發用人主體活力是推動人才工作市場化的關鍵。多年來,豐澤區堅持高標定位、優中選優,先后推薦7家企業、2家科研平臺參與全市高層次人才自主評價工作,截至目前已自主評價高層次人才127人次,其中一線創新人才占比70%以上。 豐澤區于2023年初啟動“高層次人才倍增”行動,力爭用3–5年的時間,在現有1459名高層次人才基礎上,實現全區高層次人才數量倍增。為實現量質并重的倍增目標,區委落實領導掛鉤服務人才制度,推動區四套班子成員等領導平均每人聯系3–5名高層次人才、6–7家“四上”企業,全年常態化開展“走百企、訪千才”活動,傾聽人才酸甜苦辣、解決人才急難愁盼。整合各單位人才工作力量,組織專員深入走訪重點企業460多家、人才650余人次,落實政策宣傳、申報指導、服務保障等近20項事項。截至2024年12月底,豐澤區新入選高層次人才(含自主認定)1031人、人才總量達到2490人,比2023年初增長70.66%,倍增行動實施成效顯著。 鍛造硬核實力 從單兵作戰到區域聯動 “絲蘊泉州 服創未來”首屆“匹克杯”中國蟳埔女服飾大學生創意設計大賽上,廈門理工學院學子王楠憑借作品《海絲芳華》斬獲金獎。當天,8強選手現場即獲匹克設計師聘書。 多年來,豐澤區始終瞄準都市產業前沿方向,通過承辦首屆“刺桐杯”國際設計大賽,泉州市第二屆、第三屆“同心杯”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大賽等,高位嫁接高端人才資源與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累計吸引超萬件作品參賽,30多個獲獎項目達成落地意向,形成以賽引智、以賽促產的產學研閉環。 為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改革發展,大賽之外,豐澤區探索構建“基地+平臺+學院”產教融合培養人才生態:以國家認證機器人技能人才實訓基地為支點,依托泉州市產教融合公共服務平臺打通產學研鏈條,借力泉州信息工程學院打造的數字經濟人才基地,每年訂單式培訓人工智能、數字貿易等領域專才7000名以上,持續為“智造泉州”戰略提供創新人才支撐。 圖為福建(泉州)先進制造技術研究院副院長、福建省高層次人才梁培棟(右)一對一指導工業機器人實操培訓 走進泉州數字經濟產業園,梁培棟博士正指導工作人員調試一臺靈動的工業機器人,機械臂在空中劃出精準的弧線。這位從哈爾濱南下的新泉州人,既是福建(泉州)先進制造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又是泉州市招商大使。手握技術與資源雙引擎:他帶領團隊攻克行業機器人應用關鍵技術難題,與省內外央企、國企、行業龍頭企業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推動研究院獲得省級以上平臺資質10余個;更化身“創新紅娘”,牽線大河數智(泉州)增材技術有限公司、哈爾濱工業大學(泉州)技術轉移分中心等項目落地園區,為全區人才工作由單兵作戰向區域聯動轉化注入硬核動能。 以平臺引才、用才、留才,是豐澤的一大法寶。圍繞全市“先進制造業人才集聚平臺”建設目標,豐澤區先后落地福建(泉州)先進制造技術研究院等5家大院大所,創新發展“大院大所+公司”運作模式,孵化產業化企業16家,培育重點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等23家,引進市級高層次人才團隊6個;推進建成3家院士工作站、4家專家工作站,建立110余名“柔性引進人才庫”,開展產學研用深度合作,累積孵化、輔導企業400多家。截至目前,全區共培育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特級人才創新實驗室等各類創新創業平臺超290個,形成“平臺聚才、協同創新”的立體化格局。 營造生態磁場 從政策紅利到情感認同 “高層次人才認定可登錄‘一站式’服務系統申報,青年人才可通過‘涌泉’行動及‘新八條’政策專區提交,系統后臺將自動分轉至相關部門并聯審批。”在豐澤區高層次人才服務中心窗口,專員正耐心解答來電咨詢。 豐澤區高層次人才服務中心聯動市高層次人才服務中心,打造綜合服務大廳,設置智能申報區、政策兌現專窗及就業指導室,95%事項實現“零跑動”。與此同時,全區積極構建“1+N”服務矩陣,依托重點園區、龍頭企業等高標準打造17個復合型人才之家(社區),配備專職團隊提供窗口直辦+站點幫辦服務。 為使人才安心創業、安心工作,豐澤區還從教育就醫、安居樂活、事業尊榮等方面入手,致力解決人才后顧之憂。2024年發放兌現、撥付各級各類人才補助超2400萬元,累計發放畢業生一次性生活補貼1307.5萬元、居全市首位;連續8年組織開展高層次人才免費健康體檢,共2104名高層次人才參與;每年組織高層次人才代表參加市兩會,為高質量發展貢獻“金點子”。 除了保障人才政策待遇外,在改善人才社群方面,積極打響“青春伙伴計劃”“東海潮聲”“清源講堂”等特色品牌,常態化開展主題沙龍、研修培訓、創業輔導等活動,努力把“有意義”的人才服務做得“有意思”。2024年組織4批“創二代”企業家、高層次人才等150余人前往北京、成都、延安、寧夏開展國情省情市情研修學習。 “我們要做的不僅是引進人才,更要構建讓人才價值最大化的生態系統?!必S澤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從政策落地到平臺賦能,從服務升級到生態營造,豐澤區正書寫人才與城市共生共榮的新篇章。 來源:《中國人才》雜志2025年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