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區大力推進內外貿高質量發展的浪潮中,華大街道以環華僑大學電商生態圈規劃為核心,正勾勒出一幅“高校+產業+跨境”的創新發展藍圖。這片依托華僑大學人才優勢與區位資源的熱土,正通過科學規劃、龍頭引領與產教融合,加速成為全國首個高校協同發展的電商集聚區,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區位稟賦:產業根基與人才沃土雙重賦能 華大街道已累計吸引800多家電商企業入駐,2024年16家納統限上零售企業實現1.73億元零售額,比增12%。跨境電商領域雖企業基數不大,但龍頭效應顯著:跨境直播標桿企業——跨播網絡科技、泉州跨境電商集聚區——奇龍數字園以及即將于7月開園的領秀跨境·全球賣家孵化中心(潤柏電信樓),正形成強大的產業磁吸效應。 這里不僅是產業沃土,更是人才搖籃。華僑大學與華光學院近3萬名在校學生中,超5000人具備電商相關專業背景,涵蓋電子商務、金融學、市場營銷等領域;華光學院攝影與商學院學生可直接為電商提供攝影剪輯、運營等專業支持。尤為獨特的是,華僑大學約3000名留學生熟悉東南亞文化,為發展東南亞電商和跨境直播電商提供天然優勢。 空間資源同樣得天獨厚:近96萬平方米產業空間中,25萬平方米可供利用載體與潯美工業園15.25萬平方米儲備空間,為產業擴張預留充足腹地。交通網絡更是四通八達,國道324線、福泉/泉廈高速入口、泉州火車東站構成立體交通網,20分鐘可達高鐵泉州站與晉江機場,15分鐘車程覆蓋主城區,為電商物流與人才流動提供堅實保障。 規劃藍圖:全鏈條生態與分期推進雙輪驅動 環華大電商生態圈以潤柏香港城為中心,北迎賓大道為主軸,沿華城南路/北路、城東街、通源街拓展,其核心在于構建集跨境電商、直播電商、國際貿易于一體的綜合性生態,涵蓋電商辦公、賣家孵化、公共服務、商品展銷等全產業鏈環節,正在加快打造“全國首個高校協同發展電商集聚區”。 按照“一期筑核、二期拓面”的節奏,2025年首期工程以潤柏為核心,重點建設跨境電商知識產權服務中心、全球賣家孵化中心、跨境電商直播中心等關鍵節點,同步打造中軸商業活力街區與奇龍數字園,年內形成產業協同基本框架。二期將版圖擴展至育成基地、潯美工業園等周邊區域,最終構建成型的全鏈路電商生態圈。 功能分區凸顯專業化布局:潤柏電信樓的全球賣家孵化中心、知創園的電商知識產權服務中心、華城南路的電商集中辦公區與運動活力街區、原泉州東站的數字物流區等十大功能模塊,實現從人才孵化、知識產權保護到倉儲物流的全鏈條覆蓋。其中,4.8萬平方米的直播電商中心以跨播集團為龍頭,聚焦TikTok跨境直播與品牌主播孵化;4萬平方米中軸運動活力街區融合網球運動、品牌體驗與潮流消費,打造產業與生活融合的新地標。 實施路徑:四鏈融合與龍頭帶動多維發力 生態圈建設以“生態鏈、服務鏈、人才鏈、金融鏈”四鏈融合為核心目標,創新“高校+企業+政府”協同模式。華僑大學電商類專業與華光學院形成人才輸送閉環,政府出臺專項政策提供租金補貼、稅收獎補與金融支持,龍頭企業則發揮磁吸效應——跨播集團作為“2022跨境直播電商獨角獸企業”,已入駐1600平方米空間,將帶動上下游企業集群發展。 環華大電商生態圈首年將完成核心項目落地,形成活躍的產業氛圍;次年新增電商企業150家(跨境不少于50家),培訓專業人才1000人,跨境電商銷售額突破4億元;第三年新增企業300家(跨境120家),銷售額達30億元,躋身全國區域化電商產業標桿。 華大街道正以“精準收儲核心物業、龍頭企業牽引招商、校企聯合培育人才”為抓手,同步推進“優品出海”供應鏈展示中心與跨境電商選品中心建設。未來將傳承創新“晉江經驗”,強化市區聯動招商,引入頭部服務商與平臺,并統籌物流、生活配套與潮流娛樂項目,打造宜居宜業的產業社區,讓環華大電商生態圈成為驅動泉州跨境電商“買全球、賣全球”的新引擎。 |